方几十年互有来往,各有输赢,只要朝局仍在他们手里,不过是一时的让利问题,让他真正生出砸碗重来心思的,是关谡触到了他的底线。
没有在知晓凌湙身份的第一时间除掉他,反而与之联手来搞他,是关谡违背了当时换子的最终意图,将子中子的计谋陷入随时可曝光的危险境地,更成了别人拿来反制他们的手段。
这不能忍,绝对绝对不能忍。
要爆,也得由他亲自动手爆,于是,他不再小心翼翼的隐瞒秘密,直接冲入宁候府,掀牌翻桌。
凌湙当然得成全他,他掀一层,他可以帮他再掀一层,作为同样受到背刺的“盟友”,他想他有义务让关谡一尝反噬之苦。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话同样适用于他与闻高卓,然后,便有了与二子的对话,甚而定下了给皇帝送大礼的后计。
你看,他就是这么的善解人意。
从他宁氏子的身份被曝给闻高卓时起,文殊阁这一主宰了朝堂百年的集权机构,就陷入了随时被取缔或替换重组的旋涡。
闻高卓只要以换子主谋的身份,向皇帝负荆请罪,就能以监管不利,需要重新调整朝纲为由,改组文殊阁,以旧换新,重获阁首之权。
皇帝会阻拦么?
不会,他巴不得文殊阁改组,除了闻、关二人不能动,余下三席,他最次也能推一个亲信进去,若能借机扩大阁中局势,将五席扩张成七席,那他就更有能发挥的余地了。
傻子才会错失良机。
有了这么一层筹算,再来看这千人追捕队,就很有意思了。
现在不止关谡想要借刀杀人,闻高卓想要将计就计,便是凌湙,也起了一石二鸟之意。
他们不是一直怕换子风波扯出闵仁遗孤么?
便是闻高卓要去皇帝面前作戏请罪,也只会承认换了一个孩子,并以与凌太师的同僚之谊为引,抻出一个恻隐之心的原由,左右一个稚龄小儿,在改组文殊阁的诱惑下,皇帝会闭眼揭过去的。
如此,这派来带兵的千总,便必然承担着交换人质,以及除他而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