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这局面是怎么成的呢?
自然是闻高卓后来的反击造成的。
时间回到千人围攻前一晚,驿站休息时的闲话里。
彼时胡济安扶着颠了一路的老腰从车上下来,歇在驿站里养足精神后,与凌湙就穷追不舍的追兵,以及闻高卓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处事方式上分析,在这一系列不明智之举的背后,透着他将计就计的反将心理。
不是要首阁之位么?
不是想坐享渔翁之利么?
行,有本事你就得意到底。
闻高卓不是个蠢货,他能在首阁之位上稳坐几十年,并且经营出那样大一份势力,论心计谋略,不会比关谡差,纵算是年纪上来了,不如当年谨慎,没有年轻时懂隐忍,那也不代表别人可以将他当傻子玩。
恼怒疯魔都是有时效的,被蒙蔽的智商随着一波波追兵有去无回的事实,会清醒,继而陷入反思,最后会抽丝剥茧,找出一切从头开始的逻辑链。
事态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收不收手的问题,而是在这波云诡谲的谋算里,为自己前期的失利翻一次盘。
断尾求生。
胡济安给凌湙提供了一个思路,闻高卓与关谡从来不是因为文殊阁的席位走到一起的,文殊阁是因为他们而存在,就像一个乘棋子的钵,没有文殊阁,也会有文渊阁、文宣、文炎等等其他名目的阁。
他们聚在一起成就的大势,才是令他们即便要互相堤防,也不得不假凤虚凰谋合作的基础。
所以,这后面几拨追来的兵丁,便都以京畿卫打头,而闻高卓的人则基本不再带头往前冲,再加上凌湙有意留的活口,真正死伤人数加起来,都没有前四次人多。
他在用破而后立的方式,企图掰回一局。
文殊阁就像一只碗,首阁之位便是端碗的手,我不能自断一臂削弱己身,但我可以将碗砸了,重新铸一个,届时谁能重获端碗权,就各凭本事了。
闻高卓介意的,不是关谡算计他还算成功了,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