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李白就喜欢吃‘鱼鲙(脍)’,曾写诗‘吹箫舞彩凤,酌醴鲙神鱼。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余’。
《本草纲目》中也提到过,‘刽切而成,故谓之绘,凡诸鱼之鲜活者,薄切洗净血腥,沃以蒜、韭、姜、葱、醋等五味食之’。
现在人们提到生鱼片,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国家一定会是日本,而生鱼片其实是在唐朝传入日本的。
现代有许多医生不建议食用外来购买的生鱼片,因为并不能确保鱼的饲养过程中有没有寄生虫寄生,可在古代,生鱼片还是物产丰富后才能吃到的。
因为生鱼片必须由新鲜的鱼制作,在养鱼没有大规模普及之前,交通运输也不方便的时候,人们吃烤鱼,蒸鱼或炖鱼,就是吃不到新鲜的生鱼片,在先秦时代,生鱼就已经被用作祭祀的供品,并逐渐成为珍奇贵重的食物,用来宴请宾客及赏赐下臣,在之后也逐渐演变为皇帝用来赏赐的美食。
从皇帝用来赏赐的美食到走入百姓家中,少不了鱼类的增产——这里说的并不是野外的鱼类,而是指养殖的鱼类。
早在周朝时期,人们就学会了修筑大型的鱼塘,养鱼行业逐渐发展和兴起。
范蠡所写的《养鱼经》内,就已经详细的记载了养鱼的选种,鱼池的建造和鱼池的规模等各种养鱼问题的解答。
汉朝时期养鱼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初次出现了稻田养鱼,稻田养鱼既促进了水稻的丰收,也使得鱼肉更加鲜美,是一举两得的利好现象,鱼可以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排出的粪便还可以肥沃泥土,在游动翻动泥土的时候,还可以促进稻田吸收营养,分解粪便,是直至今日也依旧在使用的方法。
唐朝时期养的鱼种类更多了起来,包括现在我们经常吃的青鱼,草鱼,鲢鱼,都是在唐朝时期开始大规模养殖的。
不过这里要格外注意的一点便是,在唐朝时人们是不吃鲤鱼的,因为‘鲤’通‘李’,甚至在唐朝灭亡之后,直至宋朝时期,也依旧有许多文人因为怀念唐太宗,自发避讳鲤鱼。
古时因盐与油获取不易,讲究粗茶淡饭,而无论是青菜又或者是鱼类,在减盐的情况下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