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觉得这个世界真是太太玄幻了,这兜兜转转的,他们还能走到一起?
“哎不是?她不是葛长柱写信?”
“是啊,就是结婚前后。估计是因为葛长柱没有搭理她,她才嫁给文玉柱的吧,文玉柱这些年也没找到媳妇儿打光棍儿,正好周如主动了……我也是听说的,听说文玉柱跟周如结婚是周如主动。当年的下乡知青,未婚的该返城都返城了,不知道她为什么磨叽那么久。”
“还能为什么,她肯定是结婚了,只有已婚才不符合返乡政策。”江语嫣听得脑子嗡嗡的,那不大的脑仁儿都要干烧了。她总算是插上话了。
她说:“知青的事儿我可太知道了,我们那一茬儿的知青,我们是七七年末考上大学,七八年春上学,考上大学的能提前一年多走,回去上学。可是其他人也没耽搁太久啊,七九年知青开始陆续返城,我们村,就我相熟的那一茬儿知青都是七九年就回城了。大家当年抓坏人可是都立过功的,所以第一茬儿知青返城,就全都回城了。嘿嘿,我们还有联系呢,大家现在提起来,都觉的当年做好事儿没白干。第一批回城面前还能安排点工作,临时工也是活儿啊。越是往后越不能安排。大家都很高兴当年的英勇。好人有好报了。”
很多事儿啊,当时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但是谁曾想能影响人一辈子。
早一步,可能就步步不同了。
“除非是结婚了,不然八零八一,最迟八二也都回城了。她能磨蹭到去年都回不去哈城,肯定是结婚忙着离婚呢。”
这要说起因为回城离婚的,那真是数不胜数,现在大家想起当年杜国强的话,觉得他可真是太有远见了。这是真的都看透了啊。果然说的x一分也没差。
“也不知道周如怎么想的,既然她能回城就回哈城呗,找工作,就算是摆个摊儿也比嫁人强啊。文玉柱哪里是什么靠得住的。四十多岁的人了也不结婚,更是不好好干活儿,穷的叮当响。她图什么啊?”
周如跟着文玉柱,肯定是过不好的。
但是周如的想法,别人怎么会知道呢。
她在大院儿的时候就神神道道的,现如今这样选择,也不意外。
说起周如,大家又想到许元,杜老头儿:“对门儿许元,他好像很害怕周如,半点也不想沾边儿。葛长柱炫耀周如给他写信,许元窜的老远,说是晦气。他可真是个神人,现在神神道道的,现在也没人提封建迷信那些事儿了,他还在家弄了好些个东西。什么佛像啊,还有道教的一些木像,还有什么关公秦琼,弄了好些个,说是要震慑宵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