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看来他也是有天分,以后我一定要抓着他和我下一盘看看。”
“他确实有天赋,但志不在此,恐怕也难有长进了。”郁国泽顿了顿,口吻随意地说了句,“可惜了,这么聪明的孩子,居然是老周的儿子。”
不知道是不是郁央的错觉,总觉得他在说后半句话的时候,笑容中散着一丝冷意。
郁央凝视着愈发错综复杂的棋盘,斟酌着在一处落子,试图寻找突破口。
她道:“听说祖父和周爷爷是患难与共的生死之交。”
“是啊,我们是同乡,读书时就认识了,他读书早、年纪小,文文弱弱的,义务劳动的时候我经常和他一组,帮他干活。”
当人老了后,谈起往事和故友时,通常会不自觉说得详细,大概是因为那些定格的岁月细节已经在记忆中翻阅过太多次,郁国泽也不例外。
“他家里条件好,高中毕业后供他上了大学,但后来闹□□,他的父亲被批斗,他被下放到了农村劳动,我那会儿在机械厂当工人,放假经常去看他,还会给他寄书和吃的……”
郁国泽和周胜国相识于少年时期,两人都是珑城本地人,是中学同学。
高中毕业后,周胜国上了大学,而郁国泽因为家庭清贫,没这个机会,进了一家国营工厂当工人,据说期间两人始终保持联系,友情深厚。
两人一同经历了□□的冲击,又共同迎来改革开放的机遇,先后创业,一路上互相扶持鼓励,最终成为盘踞在珑城的两棵大树。
郁央静静听郁国泽讲述过去的事,适时点评:“看来祖父对周爷爷很是照顾呀。”
“我把他既当朋友,也当弟弟,但凡我得了什么好东西,都会分给他,连老宅这一大块儿地和翠山也是。”
郁央缓缓道:“我想,周爷爷一定也把祖父视作大哥。”
闻言,郁国泽意味深长地笑了下:“安安,你说错了,他倒不认为年龄比我小就得认我作哥……老周这个人,自视甚高,争强好胜,不甘屈我之下,总觉得自己的出身家庭更有文化,生来高我一等,各方面都比我更有才能和潜力。”
“他最爱拿名字做文章,我们名字里都有同一个字,偏偏他的另一个字是‘胜过’的‘胜’,他偶尔拿来打趣试探,说这是注定胜过我的意思,你说无不无聊?”
郁央表面附和几句,心下了然。
看来,郁国泽和周胜国的交情确实深厚,却也复杂。
说实话,抛开沈曼曼一事,她对周胜国的为人性格并不清楚,但根据她从小到大的观察和认知,郁国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