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混合堆沤。你看这图。”
她指着勾勒的简易示意图,“坑挖多深,怎么封口,什么时候翻堆,什么时候能腐熟成好肥,都画出来了。下面还有小字批注,‘王丫试用此法,底肥厚实,苗齐秆壮’…”
她又翻了几页,“这是‘选种’,这是‘轮作套种’。”
每一页都图文并茂,字迹清晰工整,旁边还有朱笔小楷的批注和验证记录,显然是伏棂的手笔。
翠儿看得眼睛发直。
她虽然主要精力在私塾,但从小在村里长大,农忙时也常下地帮忙,对这些农事并不陌生。
更难得的是,她跟着伏棂读书认字,眼界比一般人开阔,更能理解这册子的价值。
这简直像是把十里村所有老庄稼把式压箱底的经验,都提炼出来,用最清晰的方式呈现了!
“白姐姐,夫子,这都是你们亲自记下来的?”
“是我这两年,跟着伏夫子学认字、学道理,然后自己在地里琢磨,又厚着脸皮去缠着老把式请教,请了伏夫子帮我一点一滴记下来的。”
她说着,目光转向身侧的伏棂,“多亏了伏夫子,她教我认字,帮我理清思路,还告诉我哪些法子书上有记载,哪些可以改进。没有她,我可弄不出这么齐整的东西。”
伏棂摇摇头,“她自谦了。”
白潋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随即又拿起另外两本书。
“这两本,是伏夫子给我的宝贝,《齐民要术》和《氾胜之》讲怎么种地、怎么养牲口、怎么过日子。里面的道理很深,字也难认,我当初看得头都大了。”
白潋将《辑要》和两本古籍,并排轻轻推到翠儿面前的书桌中央。
“翠儿,不瞒你说,我和你夫子,大概再过七八个月,就要动身去益州了。”
翠儿猛地抬起头,下意识地看向伏棂。
伏棂微微颔首。
“我们走了,但十里村的地还得种,日子还得过。王丫、张铁、树生叔他们,如今都学了不少新法子,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