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命根之所在。长孙思恭殒命后,势力空悬,大小藩镇割据争夺,有心之人当明白,此时的陇西,最宜趁虚而入。此为利也。”
“为何我不能灭了南唐,再图陇西。”
“那时玄帅功名太盛,岂能进退自如?”
“我此时收兵,又如何能保证能去陇西?”
恒超微微笑道:“若是玄帅查出先帝嫡子就在陇西,又何愁没有借口。”
赵匡胤惊得眉头紧紧绞在了一起,他满腹狐疑地打量恒超,企图希望自己犀利的目光能够看透眼前这个人的来龙去脉,“先帝嫡子?”
“贫僧猜贵国君王必定很想知道先帝在乾佑之变时遗失二子的下落吧,恰好贫僧知道一些。若是玄帅愿放弃江南之战,那贫僧也愿将此秘事相告。”
这方才是他们的底牌,赵匡胤万万没料到他手中竟有嫡子的消息,心底惊得一阵冷汗。禅房的后院中艳阳融金,从松叶、柏叶之间,倾泻而下,映出浓浓淡淡的一片光影。那阳光挂在身上,竟感觉不到半点暖意。
“至于情字,”恒超暗叹一声,目光怜悯地转过赵匡胤的面庞,缓缓道,“听闻赵夫人前月在汴梁城中病逝,如今百日之祭将至,夫人与玄帅结发一场,难道不值得玄帅回乡相送一程吗?”
赵匡胤心头微微一颤,他懂得恒超用心之苦,知道这番分析的句句是实情。他握着坐塌上的梨木扶手,几个手指轮流击打在光滑的扶手头上,紧蹙眉峰,沉吟了许久,缓缓说道:“大师避居山间,却能站在赵某立场,详析时局,此番心意,赵某谢领。”
恒超闻言,沉默不语,静静等候赵匡胤接下来的话。
“……我赵匡胤愿放弃金陵之战,只是如何退法,还当详议。”
听到赵匡胤这么说,恒超貌似轻松的表情竟然也露出松了口气的表情,”贫僧只负责劝玄帅谈和,至于和谈的条件,玄帅还请与唐王李璟亲谈。“
赵匡胤将那禅房四处打量了一番,笑道:”莫不是这唐王就藏身在这房中?“
第49章 唐主(四)
栖霞寺始建于南齐,初称栖霞精舍,唐时称功德寺。唐亡后,李昪在金陵建国,重修功德寺,并改名栖霞,是为南唐之国寺,为国祈福。如今,大军围城,香客们绝了踪迹,只剩下寺中四处八方燃着乞求平安的香火,氤氲缭绕,使这座深山之中的古刹静得如在尘世之外。恒超更换了一壶新茶,滚烫的水激出新制茶叶的清香,充盈在禅房之内。赵匡胤渐渐适应了那寡淡苦涩的茶味,品出了留在舌根处的那股回甘,只觉得这茶水下肚,便将五脏六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