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走,先在京城落脚,等明年开了春南下也行,或者让老大派人上京来接也行。”老太太正和王氏商议,一边善桐已经拍打着披风上的尘土,撩起帘子进了里间。“刚才遇到老七房的人了。”一进屋她就说,秀气的眉毛深深地打了结。“温老三带了几个弟弟,都穿戴得破破烂烂的,还拿了几根棍子,我问他上哪去,他说他逃荒呢。老七房的行事,是越来越古怪了。”王氏和老太太都不禁动了颜色。就是善桐一边说,心底一边也在回味着老七房的举动,早已有了两三个想法,如今见长辈们也是一样当真,便压低了声音问老太太,“他们抱宗房大腿是紧的,消息自然也要灵通些。照我看,恐怕这件事,还是得应在宗房了……”应在哪里,自然是应在宗房的粮食上了。老太太的面色阴沉若水,又过了一会,才抬起头来按了按王氏的肩膀,低沉地道,“买粮的事,你办得很漂亮!不然今日岂不是坐困愁城,硬生生被宗房害死!”她忽然来了这一句,难得地明言夸奖了王氏,但小五房母女都并未感到分毫喜悦。善桐的眉毛恨不得打成十多个结,“这样看,宗房的粮食是真出问题了?”“我们想得到买粮食要等秋后,宗房会想不到吗?从去年到今年,粮价最便宜的就是冰雹前的那几天,咱们赶上了买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