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确实对安西改革颇为关注, 可要往使团中塞个人.......”
“你不试试怎么知道?张侍郎同苏舍人并称‘燕许大手笔’,皆是文坛魁首,你王大才子又是声名在外, 只要张侍郎开口,苏舍人一定会答应的。”张孝嵩笑道:“再说, 苏舍人也是好酒之人,前天我和他碰面聚会的时候,已向他提到过你这位好酒的才子啦。”
“好个孝嵩,你现在也学会连环计来了。”王翰笑道:“既然如此,我就去问问。”
二月初,经过张说的推荐,王翰终于如愿以偿,随同使团一道出行。
使团四人之中,最年长的苏颋也不过四十来岁,又都素有才名。于是每到一处,便与当地的官员及地方才子聚会宴饮,同赋诗文,一路留下不少佳作。
八月过半,使团终于来到了离长安六千里之遥的碎叶城郊,此时西域已入秋季,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季节。
几人抬头张望,一只金雕从他们头顶掠过,向着碎叶城的方向飞去。
“一看便知道是到了谁的地界。”张孝嵩手搭凉棚,顺着金雕的方向望向远方:“苏舍人可要命使团快行?想来洛将军的人已经在前方等着我们了。”
苏颋笑着应允,一阵疾驰过后,他们都望见,不远处新修的大路上,有“安西都护府”旗帜高高飘扬。吴钩迎在最前,向苏颋及使团众人道礼:“苏舍人、张御史、裴御史、王公子。将军命我在此迎接诸位,诸位一路辛苦了。”
苏颋笑道:“吴判官客气了,我有一事相问。我自龟兹出发,一路轻装简行,不设仪仗,又刻意加快脚步,将军怎么知道我今日要来?”
吴钩道:“舍人及使团诸公皆是器宇轩昂,风流倜傥,你们虽然轻装简行,但穿越碎叶道时,还是被不少牧民商人看见,我们安西难得遇到这般人物,那些牧人、商人都当成新闻来传了,所以将军自然会知道消息。”
王翰和张孝嵩不由得对视一眼,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掩饰的笑意——吴钩不愧是大商人出身,把一句半真半假的话说得如此让人如沐春风。
苏颋果然被这话哄得面带笑容,他不再追究行藏泄露的事,只命使团在路边就地休息。那些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