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曳,他试了几次,也未能将窗户合拢:“这窗户的锁扣坏了,得找人来修。”
吴钩愁眉苦脸地往桌边一坐:“公子,要不我从自己家里拿点银子出来?”
“现在就要自己贴钱,以后拿钱的日子可就多了,还是明日我和顾县丞说吧。”洛北摇了摇头,他回到桌边,又拿起案卷读了起来,忽而指着其中一处案卷对吴钩道:“等等,你看这个案子,是不是有些蹊跷?”
吴钩拿过案卷看了看。这是一桩杀人凶案。一个逃难来的流民孙二,指控住在周围的流民杀害了他的兄长孙大。
鸣沙河自鸣沙县穿过,造成了鸣沙县充足的水土资源。附近的州县和羁縻州中的贫苦农民、牧民经常来此寻觅空旷之地,安营扎寨,开荒种地。这些人没有户籍,不好管理,让地方县衙经常一筹莫展。
既然有了人命案子,赵县令便只能带人前往勘验。一开始没有找到孙大的尸首,赵县令将周围人抓起来一一询问,才找到了一具无头男尸。于是赵县令拷问流民,要他们交出凶手。
这些流民有汉人、吐谷浑人、突厥人,各民族杂居,有些人连汉话都说不利索,自然也没有交出凶手。赵县令下令严刑拷问,生生在大堂上打死了一个人,才有一个汉人,一个突厥人出来自认罪行,但始终不肯交出孙大的头颅。
赵县令以死罪将这两人关入大牢,等待秋后问斩。可这两个人遍受酷刑,不久就病死在狱中。因人犯已死,此案便到此作结。
吴钩道:“流民愤而作案确实可能。但如此明显的疑点,勘察赵县令命案的御史来的时候,难道没有想过?”
第57章
洛北轻轻一笑,递给吴钩赵县令之死的卷宗:“你看,御史确实走访了乡间。但他有县丞、里正陪同,得不到这些流民的信任。这些流民之间必然互相掩护,他哪里能得到一点有用的线索?”
吴钩说:“我立刻找衙役把这些人都拘来讯问。”
“哎,急什么?到了公堂上,恐怕这些人就更不会讲实话了。”洛北站起身来,“正好,文书我今天是看够了,我去走一走,明天中午之前回来。”
吴钩立刻跳了起来:“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