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跑到凉州来见他们?”
吐谷浑部族是世居辽东的慕容鲜卑之后,在太宗贞观年间因不堪吐蕃欺凌,率部归附大唐,搬来了凉州。到了高宗年间,朝廷在西北对吐蕃用兵,就让吐谷浑部族回到了故地,以为接应。
但大唐最终兵败吐蕃,吐谷浑也不得不仓皇逃出青海。大唐又把他们安置在灵州。
郭元振笑了:“你忘了,吐谷浑部族的祖陵‘大可汗陵’是在凉州。这些日子正是吐谷浑部族洒扫祭祖的日子。姚崇此来必然与吐谷浑有关,只是一时之间,我还没有想到他的真实目的……恐怕你得放聪明些,倘若他不肯亮出底牌,就不要带他去那里冒险。”
洛北轻轻一笑:“我还以为女皇派姚相公到灵州来是为了迎回被扣在突厥多年的淮阳郡王武延秀呢?”
淮阳郡王武延秀是女皇的侄孙,当年,为了联合默啜共击契丹,女皇把这个姿容秀美的侄孙派去了突厥和亲。
可武延秀一到突厥,默啜立刻翻脸,不仅把武延秀扣押在突厥,还说他是要把女儿嫁给太宗皇帝的子孙,怎么可能看得上武家的男人,又以此为理由,入侵武周,甚至一度打到了女皇的老家北都太原。
郭元振见他笑得狡黠,不由得敲了一下他的肩膀:“你笑什么,当我不知道默啜入侵时喊的‘何不归我庐陵王。’的口号是你乌特特勤写的吗?”
洛北没想到郭元振对突厥国内事务如此熟悉,只得敛容正色道:“淮阳郡王不知道不就行了。我在突厥的时候,那小子隔三差五地就要找我喝酒,喝着喝着,就一边哭一边喊着要回家的事情。不瞒大帅,他的突厥话都是我教的。”
郭元振没想到他左右逢源到了这样的地步:“我要是默啜,面对你这样的下属,心里也会打鼓。至于淮阳郡王……陛下让姚相公来迎他回京,确实也有爱护这个侄孙的意思。只是这么大的事情,需要摆出全套仪仗,还要带上不少东西,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置办好的。你且充当向导,随姚崇他们去草原上吧。”
几日后的清晨时分,洛北换了身粗布青衫,与姚崇和李贞在街口相会:“二位上官,早饭用得可好?”
姚崇颇为玩味地看了他一眼:“你家郭都督确实精心,代我谢过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