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病邪或施针灸以通经络,于乡间小道于深宅大院皆留我与曾懿医师之足迹,母亲与左姨亦以此为傲,此十年间尝尽酸甜苦辣,有遭人误解之时有被人拒之门外之刻,然我从未放弃。医铺名声亦渐渐传开,众人皆赞我师医术与我心仁德。
又十年,溪旁再无女子被病所困。此乃我最感欣慰之事,我之努力终有成效。且于此时有女子愿为我之学徒,此令我喜出望外,我悉心教导她们,将我之所学经验一一传授。于药堂之中讲解医理,从阴阳五行到经络脏腑,从草药之性到针灸之法,她们皆专心致志目光炯炯,见她们努力,仿若看到医道希望。她们之中,有聪慧过人者有勤勉刻苦者,皆因材施教使其各展其长,转瞬已至第三十个春秋。一日我收到一物,竟是曾懿医师所著之《古欢室医书三种》其中的四卷《医学篇》,手捧此书心潮澎湃,书页之间有师之气息智慧,细细翻阅,见书中之医理精妙用药独到,深知此乃曾懿医师心血之作。
如今,医铺已成为一方典范。上门疗医已成统传医德,女子学徒亦成大批出色医者。而曾懿医师的医书将永远流传,激励万世女子。我亦知我之责任并未结束,我当继续努力将医道发扬光大使女子医道不再被忽视。此一生,因医道而结缘因师恩而立足,我将继续前行于这漫漫医道之路,直至生命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