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笼小包子就走了。
留下来的都是掌柜、老板或是东山书院的夫子们,他们有钱有闲,坐在桌上,一边吃一边聊天,掌柜、老板们在聊天中向夫子们推荐孤本或是名画,夫子们呢就着话题讨论孤本的价值、名画的流派,像是一场文化盛宴。
不知不觉中,苏记早茶铺成了文人聚集之地,或是成为他们结交的场所,或是成为某件艺术品成交之所,总之,本就卖文化产品的文山街更繁华了,京中很多人慕名而来,成为文人们的打卡红地。
自动筛选过后,明明坐满人的铺子安静下来,大家斯文的吃,文雅的论,苏记早茶瞬间就成了文雅之地。
这是后来之事暂且不表,苏若锦终于可以坐下歇口气,这才想起来问,“第二包间,我爹那边怎么样?”
毛丫回道,“大人早就回后院了,公主不要大人作陪,只留苏公子、上官公子作陪。”
三人在一间?苏若锦惊讶的连忙问:“那赵小郡王呢?”
“小郡王见你忙,在你管事房休息。”
“给小郡王上茶点了吧。”
毛丫头点,“春晓、秋月二位姐姐亲自伺候的。”
那她就放心了。
闲下来,脑子就空了,苏若锦的八卦之心不知不觉的就燃起来,那三人在一间没小郡王坐镇不会打起来吧?
第169章 狗血
茶室大圆桌上摆满了各式茶点,还有今年最新茶叶泡的茶。
苏记泡茶法来自苏若锦,用煮开的水冲泡,分头道、二道等,而此时大胤朝的茶不是泡的,而是放碾好的茶粉和调料(盐、姜等)煎煮。
关于加调料,大家可能比较吃惊,茶里面怎么可能加盐姜?不过唐宋以前的茶确实是和其他食物一起煮的,加调料也是比较平常的事,并且其做茶用的是成品茶饼碾成的茶粉,而不是我们所熟悉的茶叶。
苏若锦实在不习惯在茶里放盐姜等调料,直接买茶叶回来自己冲,清浓香淡,随意冲泡,既简单,喝到嘴里又回味无穷,苏言礼在她的影响下也喜欢上去繁存朴的饮茶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