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层第几号。
他去了,果然是一家专门做青铜器的店铺,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铜锡合金,还有些只是镀色的锌合金。将店铺走一圈,他抱走一筐东西。
青铜的迷你三足香炉,一对。
小号仿古青铜爵杯,十只。
青铜镜,一面。
好,到此为止,再买下去,估计人家大部落得怀疑了:你这真是小部落,怎么陪嫁了这么多的青铜器?
而且就这么点,小刀加上这些仿古青铜器,也花了他740元。
同样的东西,锌合金只有十来块,铜锡合金就得加个零。
备注里特意要打磨骨器的工具,他琢磨了半天,买了一组磨刀石。这里头有粗颗粒的,也有细颗粒的。还买了一组小巧的打磨头,把手位置是木的,固定的打磨头非金刚砂材质,说是天然石材,就是不知道是哪种石材。
这样两组也才用了一百不到,86元。
接着他买了三床厚实的棉被,每一床都有十斤重,一共520元。还送了四个棉枕头。
这些棉被都自带被罩,被罩也是棉的,统一的靛青色,十分素雅。
他也想要花色的,但公元前一千年之前的纺织物染色技术并不高,可选颜色也不多,仅有红(赤铁矿粉、西茜草),黄(灰胡杨),青(马蓝、靛青)等少数几种。
如果想要花色布,要么走刺绣路线,要么就是染好不同色的线团后纺织而成,也叫色织,六七千年前的先民就开始使用染色线进行色织了。
这两种成本都比较高。以后如果接了资金十分宽裕的大单子,倒是可以考虑。
至于棉花种植和纺织,在夏国历史上出现较晚,让人以为公元前的人都是穿麻布或者丝绸。但事实上,棉花的种植和纺织,在公元前三千年就有考古发现,只不过不在夏国。
既然都开始用棉布了,自然要准备做衣服的布料。
比较细软,适合做贴身衣物的棉布三匹。编织细密,耐磨耐用的棉布三匹。触手微凉,可做夏日贴身衣物的细亚麻布三匹。质感较为粗糙,可做外衣的亚麻布三匹。还有最后一款透光的亚麻纱布,据说很多人家买去做窗帘的,他也买了三匹。
这些布料他也只选了本白和靛青两色。
一匹布料约莫三十三点三三米,他选的宽幅在1.6米左右,因为选的布料质量尚可,一米单价在15元上下,这样十五匹买下来,价格7800元。
老板看他买的多,还另外送了一组四个绣花亚麻枕套,以及同样绣花的亚麻桌布。绣花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