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等我说服了你们,就去说服官家。”范仲淹递上了一本厚厚的奏折,如果不说这是奏折,怕不是以为他现写了一本书。
韩琦看到这东西,无语了一下,“你等我看看。”
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到苏大宝这边却是反了过来,有他这个徒弟,就会带出范仲淹这个师父。
范仲淹在带苏大宝学习的时候,意外和苏大宝有了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分析。
苏大宝在现代的十年寒窗苦读,给他带来了语文做阅读理解分析“代表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政治做“政经文社生”分析,历史也要从“经济、文化背景、历史遗留问题、主客观因素”一点点分析。
别的不说,这对韩琦的冲击性还是很大的,虽然都是师父,但是韩琦负责的方向是……
带着苏大宝在各种读书会、辩论会以及其他有读书人有文化氛围的场合出现,韩琦深知,有时候名声是比能力更重要的一环。
这些天已经有不少人了解到苏景先的“天才”之名了。
博闻强识,思维敏捷。
不过有后遗症,这后遗症自然不是韩琦带着去刷这些兴趣活动的后遗症,而是之前苏景先在汴京被疯传“一家压俩皇子”的后遗症。
直到现在,都会有人偷摸地问苏景先,两位皇子究竟支持谁。
苏景先也是没想到,自己躲过了“爸爸、妈妈更爱谁”这样的选择题,竟然躲不过“最兴来、赵曙两位皇子更支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