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全部都在坛身罐身上打上宋家秘酱的标志。
山药酱以山药为原料,做出的成品酱香浓厚,粒粒脆爽,色香味俱全,可拌饭、可蘸食,而且宋墨玉与瓷窑合作,订购了大批手掌大小的小罐子盛装。
罐子小了,份量少了,价钱自然就变得低廉起来,一小罐山药酱二十文钱便可买到。这带起来也方便,吃起来又开胃,再没有比这更好的。
不管是码头搬工还是走街串巷的货郎,总会在宋墨玉这里买上几罐随身带着。做工中途或者赶路中途,便是一块硬得掉渣的饼,只要加上宋墨玉做的酱料便也不算难吃了。
海州那三父子来给宋家百味鸡和莲花斋送订好的椰子时,也买了许多酱料带回去,满满当当地装了一大口箱子。
待到他们下次再来云鹤镇时,别的东西都先不急着采买,火急火燎地先在宋墨玉这里订购了一百坛各式各样的酱料。
海州的酱料销路就此打开。
宿州有陆云宝和他两个同窗的运作,卖得更是如火如荼。
彼时,灵州的宋家麻辣烫和竹升面也已经开了一个多月,生意火爆得一塌糊涂。即便偶尔有一些跟风学着做的,也因为没有汤底、调料的配方学了个四不像,没过多久就灰溜溜地关张了。
当然,这里的宋家麻辣烫店里自然也摆上了宋家秘酱售卖。
此外自然少不了安州这边。安州金和牛场已经与宋墨玉建立了长期合作,他们在成本价的基础上加了两成,固定每个月会为宋墨玉运来十头肉牛。
宋墨玉的各种肉酱、素酱也经由他们先进入安州各类达官贵人、富豪乡绅的餐桌,再慢慢普及到平头百姓。
自此,海州、宿州、灵州、金州,大俞朝的二十四个州里头,已经有六分之一都打开了销路。
宋家秘酱的名气,也先于宋家好食蓬□□来。
因为订单如雪,宋墨玉一人已经没法做出来那么多,扩张酱料坊,招纳人手已经成了必须。
&e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