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两个据点,专门收容遇到困难的妇人孩子。
京畿首善之地,百姓生活比其他地方好很多,说句难听的,乞丐都不容易饿死。可人心都是向好的,谁不希望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有了更好的、足够可靠的选择,走投无路的人也愿意试一试。
之前用做筏子的董氏女,听说妇幼互助会的事情,找上门要求重金捐助。被拒绝之后,又提出在互助会帮忙。景华以管事的身份考校一番,发现能让老父托付家业,果然自有本事。
景华又提出若要在互助会做事,她本人便不能继续经营绸缎铺。若是掺和进银钱往来,善事就变成了生意。这种断人财路的要求,董氏只思考片刻就做出了决定,端的是有谋有断。
得此一员良将,互助会的事情更加顺畅。景华也瞅着时机,常和皇帝说一些互助会的事情。时机就是,九皇子无暇侍奉御前就是她补充上来的好时机。
这日,景华又照例来宣正殿请安,还没说互助会的事情,皇帝就把一本折子递给她。
“我互助会的事情还没办妥呢,父皇又要给我新差事啦?”景华笑盈盈接过,根本没有什么避嫌的意思。
一目十行十行把折子看了,御史参承恩公世子尸位素餐、考评无能、纵容属下、收受贿赂等罪名,承恩公世子说的是景华的大舅舅。
景华一挑眉,问道:“查实了吗?”
“尸位素餐是真,收受贿赂是假,不过确实无能了些。”皇帝淡淡点评道。
“大舅舅啊……”景华轻叹一声,“外祖父还在,求父皇看在他老人家的薄面上,宽宥一二。不如比照兰母妃之父的例子,赐勋爵虚衔荣养,不必参与朝政了。”
皇帝听第一句还有些不高兴,以为景华要为承恩公世子求情,听到后面才笑了:“哪里能让你大舅舅比照兰妃的父兄,朕再想想,给个教训也就是了。”这可是正经大舅子。
“父皇问旁的我就听您的了,可承恩公府家事您还真不如我清楚。以前总听外祖母说大舅舅平庸,现在才知道外祖母是不好意思说实话。可大舅舅是嫡长子,长幼有序、嫡庶有别、尊卑不可颠倒,大舅舅只是能力不济,并非大奸大恶之人。若是把世子的名头安到其他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