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其实还是和钱有关,这一点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都是如此,越是稀有就越是受追捧。
因为古代只有有钱的贵族们出门的时候才会有人为他们撑伞,并且不需要下地劳作,所以肤白成了贵族的象征,于是白,便成了追求。
因为汉朝出了一个赵飞燕,所以许多人以为汉朝是以瘦为美,但实际上汉朝人的确并不像唐朝一样以丰腴为美,却也不追捧瘦,而是更喜欢‘硕’‘颀’,以及个子高,也就是‘体长’,‘丰肉微骨’的美感。
赵飞燕是舞女出身,汉朝的画像及陶俑中,除了舞女身材纤瘦,其他身份的女性却都很健硕,以及富态丰满,历史上也有不少有关于汉代女性的描述,皆无以瘦为美的说法。
因为穷人是吃不饱饭的,只有富人才能够享用丰富的饭食,体重,反而是财富的象征。
唐朝也是如此,只有魏晋时期比较特殊,明明是个吃不饱饭的年代,但是人们却追捧‘若柳扶风之态’,不过比起女子,追求此风的更多的却是男子,也是在晋朝,出现了赵飞燕掌上舞的传说,说明了晋朝人对其体瘦娇小的喜爱。
因为晋朝的影响,所以在初唐时期,人们其实也比较喜爱较瘦的女性,但在武后执政期间,这个情况又发生了反转,风气开放,女性可以更加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体型,于是唐代大多丰满壮硕的壁画以及陶俑便是在这个时期后出现的,杨贵妃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是一位胖美人,历史上其实并没有杨贵妃是个胖美人的描述,甚至从多方诗词看下来,杨贵妃甚至应该还比较瘦。
中国以瘦为美的基调是在经济发达的宋朝定下的,除了因为当时经济原因之外,还因为不少人认为唐末的安史之乱和外族有关,而当时游牧民族的女性大多强健,他们便要追求和强健相反的美感,至此,中国女性的追求便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动过,只有一些细微的调整。
外国也是如此,如果观察的话,能够发现他们的美感追求都和经济两个字离不开关系,会下意识的追求上层人士们的体态,现代的外国人们会进行美黑,也是因为他们天生较白,而只有能天天去度假的人才会有小麦色的皮肤。
所以,从李斯刘彻到颜真卿,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