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哪怕在旁边看了两次了,王羲之自己亲手做起来的时候也依旧没有成功,只能说和刘彻比起来要比他的稍微好一些,因为哪怕也是薄厚不均匀,但起码整个竹帘上都已经铺上了木浆,没有露白的地方。
小萌老师鼓励他们:“不着急,慢慢来,做纸需要能够耐得下性子,越着急就总是越做不好。”
王羲之又来了一遍,结果却大同小异,再一抬头却发现李斯他们已经舀起来了一张。
他不服气。
他难道就比他们做的差吗?
观看天幕的众人一边看着刘彻他们做纸,一边看徐雪筠画石膏娃娃。
没错,有两个窗口,因为徐雪筠一开始就没想着给他们直播做纸,而是给他们直播自己画石膏娃娃的过程,殊不知不少人都在心里无能狂怒,平时给他们看看石膏娃娃也就算了,现在这么紧要的关头,到底是谁想看画石膏娃娃?
幸好天幕总是那么的善解人意,给他们开了另外一个窗口,这才让他们没有急出来高血压或者心脏病。
虽然在刘彻和李斯的时代,纸张的制作方法还不够完善,但自从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手工造纸的流程就大同小异了,于是在之后的朝代,不少人替刘彻和王羲之着急。
“唉呀,不要握着竹帘的框啊,捏着它的边儿,轻轻往前一送,不用给它力道,也不用把它翘起来,它自己会起来的。”
竹帘那上面都绑着绳子呢,距离都是算好的。
这一往上一提,木浆可不就倾斜下来了。
刘邦看的津津有味,如果说刘彻的时代还出现了一些简易的不能书写的纸张,但在他的时代,他连纸的一根毛都没见着。
所以这个造纸术对他来说那就是白给的东西。
“真是神奇,木头砸着砸着竟然能变成这么轻薄柔软又坚韧的纸。”
不过他也只是准备派人去研制一下,没打算大力推广,因为现在已经没有更多的劳力可以供他们上山去砍树木来进行造纸了,最首先的目标是顾及所有人的温饱。
学习知识晚上几年也不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