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有人慌里慌张找钥匙去掏书的场景。
所以对于徐雪筠来说,有的人认为这样的高中很好,但身处其中也会觉得有不好的地方,就比如因为学费昂贵,学校是整个市里最早一批用上可通话摄像头的人,教室前后左右一共有四个摄像头,走廊外边还有两个,课桌上还不能放书遮挡,她有的时候困急了,想偷偷打个盹都没办法。
她又把黑板拉开,露出里面的多媒体板:“差点忘了,还得拍个这个的视频。”
几人真是大开眼界,刚才他们刚进教室的时候看到黑板都一阵稀奇,没想到黑板里面竟然还有东西。
诸葛亮正要问呢:“不知这黑板和笔是怎么做的?”
古代夫子大多依靠口传授课,诸葛亮一看到黑板就明白了其中的妙处,他的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可替代的物品是木板与炭,可转头他又觉得炭滑过后的痕迹难以去除,若是每板书一次便丢掉一块木板也太过奢侈,恐怕这‘黑板’也不能成为人人都用得起的物品。
所以他决定先问一问后世用的是什么材料,他们能不能做出来或者是找到类似的物品。
不过他觉得,比起黑板,这粉笔好像才更加重要。
“黑板?现在好像有什么新工艺,但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听老师提过一嘴,他们那会上学的黑板就是木板上面涂了一层黑漆。”徐雪筠一边开电脑一边回答道,“粉笔好像是用石灰石和石膏制成的,不过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
她能够知道粉笔的主要成分还是因为上高中的时候化学课上有问过粉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徐雪筠的化学还可以,答案选对了,是硫酸钙和碳酸钙。
“其实古代就有粉笔了,好像是用什么岩石还是化石的东西制成的,不过少,而且当时没有黑板,所以粉笔也没什么用。”
所以当时的粉笔没用来教学,只有一些沿海地区的画上会使用到粉笔。
她打开多媒体,对着它拍了一段视频讲解了一下后就把多媒体关上了。
徐雪筠操作的电脑在诸葛亮几人看来就是像是在地铁站的购票处一样放大版的手机,所以虽然也很惊奇,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