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的嬷嬷辨认:“是他们吗?”
嬷嬷一瞧,点头确认。
齐化门外今日赶大集,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卖豆汁的、绱鞋的、修脚的、拔牙的、还有挑担卖小玩意儿的,偶尔夹杂着要饭的,人来人往,竟是不输天桥一带的繁华。
集市的尽头有一只茶棚,茶棚隔壁是一个书摊子,刘凤藻是这书摊子的主人。
老师临走时资助了她家一笔钱,几个学龄期的弟妹得以继续读书,大弟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洋车,如今出车再也不用给车行交份子钱了;母亲自然也不用再走那暗道儿,为了避开旧街坊改头换面,一家人把城里租住的房子退了,到齐化门外买了这间临街的房屋,傍着集市做点小买卖。
旁的也做不来,就支起一个书摊子,捎带卖点香烟洋火、蜡烛肥皂,日子虽不是很富足,但安心多了。
今天集市虽然人多,但买书者甚少,她耐心把书籍摆放整齐,忽然有一辆黄包车在摊子前停下了,她抬头看时顿时惊喜万分。
“老师?”
白素宽从黄包车下来,微微一笑,然后打开坤包取出一张法币交给车夫说不用找了。
刘凤藻心情雀跃,根本顾不上打量老师的摩登装扮,一迭声请老师进里边。
到处是书,她这间书摊子小屋,前门临街、后门通院,推开后边小木门便是一方小院,正屋两间,西厢房两间,正在哄孩子的刘母从窗户上看到她立刻迎了出来。
“白先生,您既是回来了,想必事情被您料准了。”刘母道。
白素宽点头,说:“孩子们让您受累了。”
“您哪里话,我们巴不得能帮到更多。”
刘母打起门帘,众人进屋,两个小宝被养得整洁白净,白素宽想起自己远在关外的孩子,不觉对面前的这两个孤儿更加怜惜。
她说:“可怜的孩子,我对不起他们。”
刘母一边看茶一边说:“您哪里话,方家虽然与您争夺孩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会把孩子当宝,到方家当少爷做小姐,这辈子吃穿不愁,读书识字不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