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拿出昨晚出的题,发给三个小朋友。三人年纪不同,学习进度也不同,你出的题自然也不同。
“没关系。”你摸了摸拉姆的头,“先做题吧,知道多少写多少。”
说来也奇怪,从来自诩最没有耐心的你,竟然在祖国边疆的小山村里做起了三个孩子的老师。
事情是这样的。某天一位阿佳带着洁白的哈达,拎着腊肉来驻村办找你,她汉语不好,焦急地比划了许久,你才明白她的意思。她希望你能给她的孩子当老师。并且从一位老前辈那里了解到,汉人古代拜师要带一块腊肉。
你先是拒绝,你告诉她你没有给人当过老师,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你也不知道该教些什么。
“没……没关系……”那位阿佳磕磕绊绊地说,“您随便……认字也行……谢谢您……”
她的意思是,能让孩子多认识一些汉字,她就已经非常感谢了。
小拉姆躲在她身后,亮亮的大眼睛好奇又害羞地看着你。
最终你答应了。
第二天,罗布和卓嘎也被送到你这里,他们的家长表达了相同的意思。自那时候起,你便有三个学生。汉语最好的罗布会充当你与卓嘎、拉姆之间的翻译,没过多久,卓嘎和拉姆也能与你正常交流。但偶尔遇到生僻的汉语词汇,她们仍会用藏语说出来,等罗布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