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的银子都要被外人得了去。”是的,外乡人等于外人。
别处不敢说,青云县甚少有行商,这一来就抢了各家铺子的生意,任谁都咽不下这口气。
尤其是万记,本该一家独大,偌大个县,只它一处有粮食兜售,想卖什么价卖什么价,想卖多少卖多少。
秋收一过,冬日里买口粮的客人只多不少。
现在倒好,百家米行就差把‘不为挣钱只为扬名’八个字当成招牌高高挂起了。
他们万记还怎么坐地起价?
成百上千两的损失,找谁赔去?
最可恶的是,被他算计没的杨家粮铺,其东家杨员外,竟成了百家米行的掌柜,还真是能屈能伸呢!
听说他长女,还是城外百家布坊的掌柜,好,好得很!
百家产业,摆明了就是和他作对,万员外越想越觉得没法忍。
再瞧姚主簿面色,像是要息事宁人,他不由急切了几分。
“泰
山莫急,百家产业再怎么样,料它在青云县也翻不出什么浪,左不过是多等下时日,再将其收入囊中罢了。”
姚主簿比他胃口更大。
万员外闻言一喜。“贤婿有何高见?”
姚主簿笑而不语。
高见?那当然是,以权谋利了。
做再大再多的买卖,商贾不也是贱民?
而他,是官!
自古,民不与官斗,没听说过?
对上同样是商户出身的岳父,姚主簿自然不好言明。
万员外很快反应过来,眼角褶子渐深。</div><div id="lineCorrect"><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