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上的缨带。
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
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
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刹风景?”
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
过了三年,晋国和楚国交战,有位大臣总是在前面冲锋陷阵,五度交锋五度奋勇作战,带头击退敌人,最后终于获得胜利。
楚庄王讶异地问他说:“我的德行浅薄,又不曾特别优待你,你为什么毫不犹豫地为我出生入死到这样的地步呢?”
那大臣回答说:“我本就该死!从前喝醉而失去礼节,君王您隐忍而不诛杀我。我始终不敢因为君王您蔽荫的德行而不显扬地加以报答,常常希望自己能够肝脑涂地,用颈上的热血溅到敌人身上很久!我就是那天晚上帽带断的人哪!”
于是打败晋军,楚国因此而得以强盛。
有又一次,楚庄王问詹何说:“应该怎样治理国家?”
詹何回答说:“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
楚庄王说:“我能成为祀奉宗庙社稷的人,希望学到保持它的办法。”
詹何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身心修养好了,而国家反而混乱的事,又没有听说过身心烦乱,而能把国家治理好的事。所以根本在于自身,不敢用末节来答复。”
楚王说:“说得好。”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
使者回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
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
使者回答说:“陈国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