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干什么”时,却惘然不知如何作答,因为在目标的不断转换中,那个最初的目标早已渐渐模糊以至消失了。
在人生的过程中,那个“最初的目标”便是宝贵自我。
生命存在的意义和根据,丢弃了它,就只能像一个空壳人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游荡。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曲折,也不论走出有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因为必须有个家,必须回家。
当年,赵州和尚在赵县的观音院弘法传道,遐迩修行僧云集。
有一天,一位禅僧远道而来向赵州参学,赵州问他:
“你以前来过这里没有?”
“没有来过。”
“是吗,那么吃茶去!”
转而又来一位禅僧。
“你以前来过这里没有?”
“啊,来过。”
“是吗,那么吃茶去!”
于是,不解的院主终于启口问道:
“和尚,方才你让初来咋到吃茶去,理所当然,但对常来常住的,也让他吃茶去,这是为什么呢?”赵州闻言立即叫“院主”,院主应声,赵州又说:
“吃茶去!为什么还不去吃茶呢?”
赵州未明答院主之问,似以身说法,此法又为何呢?
有一次世尊在这个舍卫国的时候,去一个首迦长者家中,但是长者不在,世尊看到长者的狗在床上躺着,在床上吃东西,世尊就骂那只狗:“上辈子不好好修,这辈子还在享受。”
狗听完就躲在床底下不吃东西了。
长者回来了,结果他家的仆人说:“长者啊!刚才有一个出家人来我们家,您不在,他竟然骂您的狗了,那只狗就躲到下面了。”
长者听完很生气,就去找世尊理论,其实世尊就是用这种方式度化他。
世尊跟首迦长者说:“我为什么会去骂那只狗呢?那是要去帮助它,那只狗是你父亲投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