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被官兵捉住的,不算大事,用不着兴师动众。”
秦二世听了叔孙通的话,舒服得眯起了眼,他问那些博士儒生,到底是造反还是盗贼,回答造反的都被抓进了监狱,而回答盗贼的则平安放回。
秦二世很喜欢叔孙通,提拔他做了博士,赏赐了二十匹丝绸和一套新衣服。
此事过后,很多人都讥讽叔孙通会拍马屁,可叔孙通却说:“你们哪里知道,当时我也是差点就掉进虎口出不来了。”
叔孙通预料到秦二世即将灭亡的命运,于是果断的收拾铺盖走人,逃回了老家薛县。
后来先后投靠了项梁、楚怀王、项羽,最后成了刘邦的手下。
那时,刘邦不喜欢看人穿儒生的服装,叔孙通就十分讨好的换上了楚人的服饰,刘邦才高兴起来。
投靠刘邦后,叔孙通所举荐的人才都是土匪强盗,他的弟子反倒是一个都不举荐。一直到了刘邦打败项羽,正式登基为帝时,他才站出来举荐儒生弟子和博士,说可以帮刘邦“定天下”。
在那之后,叔孙通就带领他的儒生弟子和博士,为大汉制定了各种礼法。
西汉之后的朝代,大都沿用叔孙通等人所制定的礼法,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
“再讲一个故事吧,没有听的过瘾啊?”李淳风说道。
“我也来讲个故事啊!”范大福笑了笑。
故事发生在浪漫诗人屈原,本是不羁放纵爱自由的性格,可生在乱世,担忧天下事,超级爱国的他怎么会不愿意将自己的才学奉献给自己的母国楚国呢?
看到楚国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追求自由的他放弃了自由,主动请求楚怀王让自己担任权县的县尹。
为了对付秦国这个虎狼之国,他数次谏言楚怀王,坚决支持联合齐国抗衡秦国的策略。
这是他自入官场以来,第一次以楚国使者的身份出使外国,不但对他自己意义重大,对战国局势也有着非比寻常的影响。
这一次屈原出使齐国游说齐宣王,能否达成楚国和齐国的合纵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