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总结起来无外乎六件事情:
第一,朝廷官吏的任免情况,遇事该找哪个部门哪个人皇上得急着。
朱翊钧在做太子的时候,就时常帮着穆宗处理奏章,正四品以上,以及一些表现活跃的科道官他都认识,只需要熟悉个别增减人员即可。
第二,全国哪些地方出现灾情,是否需要赈济钱粮,应该如何处理。
六月京郊就遭遇了旱情,礼部请求祭天,被朱翊钧驳回了,不久就下雨了。科道官连夜写好了批评他的奏疏,又只得再熬一个晚上,纷纷上疏称赞吾皇“既寿永昌,万民之福”。
世宗读心玄学,称他是大明的祥瑞,那时朝中许多大臣不以为然,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有些事情,不由得你不信。
第三,有哪些地方出现反贼作乱,需要派兵围剿。
朱翊钧对这项工作颇有微词,一个国家,总是不间断的出现叛乱,这里镇压下去,那里又揭竿而起,朝廷养了这么多官吏,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这件事的根源在哪里,总是治标不治本。
第四,紫禁城有哪些宫殿需要修缮或是翻新,全国各地州府哪些河道需要疏浚。
第五,重大节日、节气的祭祀礼拜。大明乃礼仪之邦,每年,各种祭祀活动非常频繁,天地社稷,日月星辰,山川江海,宗庙陵寝,皇上一个人无法兼顾,更多是让大臣和宗亲代为祭祀。
第六,处决犯人,重大案件的复审。《大明律》规定,凡是涉及死罪的重大案件,必须上报中央刑部,再经大理寺复核,呈报皇帝批准,体现国家司法对生命的重视。
事实上,刑部和大理寺复核之后,也就是在题本中例行上报,皇帝很少深究案情本身。
不过,这个问题朱翊钧暂时也没遇到,因为他刚即位,要大赦天下,死刑犯全都逃过一劫。
以上六事都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所辖之职,这么多年,朱翊钧早就烂熟于胸,只需了解一些细节即可。
张居正给他安排这项学习内容,主要是为了应对朝堂上的廷对——高拱在奏疏中要求朱翊钧亲自回答百官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