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的效果更好,但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陈堪便用珊瑚代替了。
三种东西的具体比例陈堪也不知道,所以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去实验。
但陈堪笃定,就凭自己准备的原材料,就算比例不对,烧出来的玻璃也肯定比大明的品质要好。
因为陈堪曾去参观过大明烧纸玻璃的火窑,他们竟然还在用蛋壳来替代碳酸钙。
既然工具准备齐全,那就开始干活。
陈堪将一些像是钻石一样的石英砂放进石磨里开始研磨,而三个小家伙则是掏出小本子和炭笔开始记录起来。
什么东西投料多少,烧出什么东西,配比如何,这些都是他们这次实验需要记录的东西。
跟着陈堪学习了那么久,三个小家伙已经深深的了解了数据的重要性。
磨完石英砂,再磨碱,磨珊瑚。
这些原料都需要磨得粉碎。
石磨磨出来的原材料还不够细碎,朱瞻基将这些原材料过了一道筛子之后,便将筛子里比较粗的颗粒倒进了研碓里用铁杵继续研磨。
然后,记录数据的事情便由花时和朱瞻壑接手。
小半个时辰之后,几人面前便多出来三缸粉末。
陈堪吩咐一旁的工匠开始生火,随后带着三个小家伙按照不同的配比将三种粉末加水混合。
装着混合粉末的陶罐上也让三个小家伙做好标记,方便分辨哪一罐实验品是什么样的配比。
焦炭很快被点燃,陈堪和三个小家伙面前也多出来十几个陶罐。
用铁钳固定好陶罐,通过窑子腰间的孔洞放进火里,烧制的过程就算是正式开始了。
做完这一切,陈堪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便坐在一边开始等待起来。
这个时代的焦炭并不纯净,所以燃烧起来也不是太充分,想要达到几千度的高温更是困难。
所以想要陶罐里那些材料融化成玻璃水,需要等上好一段时间。
工匠赤裸着上身,将吹进窑洞里的风箱拉得猎猎作响。
逐渐升高的温度让工匠身上流出大滴大滴的汗水,但他依旧在卖力的鼓动着风箱。
三个小家伙也闲不住,从窑洞流出来的观测口一直盯着窑子里陶罐的变化,时不时的还会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陈堪离窑子远远的,倒不是担心窑洞炸开,这个季节不下雨也不下雪,窑洞炸开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靠近窑洞的地方太热了。
亲卫搬来一张小桌子,又给陈堪摆好米酒和蜜饯果干,陈堪便躺在摇摇椅上闭目养神起来。
一口蜜饯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