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野兽和蛇现身,所以一路上很顺利,众人在一个多小时后就到了武老板三弟身死的硝洞。
那个硝洞就在山壁上,林落刚开始以为那是天然洞穴。但进入山洞中之后,她就看出了人工开掘的痕迹。
汪洋进洞后主动当起了解说:“这洞挖了有几百年了,至少清朝的时候就有。那时候当地有不少老百姓在硝洞里制硝做炮仗卖钱。清朝灭亡后这些洞曾经一度中断使用。”
“但是六七十年代老百姓生活不是困难嘛,快吃不上饭了,有人就偷偷进山,重新干起了这个营生。到八十年代,乡里有了烟花厂,这里便废弃了。”
对于这些硝洞的历史,汪洋这个当地人了解得还是比较多的。
听了他的话,老杨重新退回洞口,在洞外向四周张望,看得稍远一些,果然看到山壁上还有几个类似的洞穴。
从这些洞穴的分布来看,的确是人工开采出来的,不然洞与洞之间的距离不会这么均匀,大小也不至于都差不多。
汪洋又跟众人说:“咱们这片的人普遍比较迷信。去年春天这个洞死了人,一般人就不会过来了,主要是觉得不吉利。”
曲支点头:“确实,这一带的人挺介意这个的。”
按理说,出事后没人过来,肯定有利于现场痕迹的保留。但林落对此并不觉得乐观。
因为她知道,就算人类不过来,各种微小的生物,包括虫蚁,也会随时造访这里。还有各种微生物也会无孔不入一般地出现在任何地方。
将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些生物的存在足以破坏掉有可能留下来的指纹和足迹。
她这次过来,其实也是抱着万一的心理,想着万一运气好,说不定能找到金立本或者他手下人来过这里的蛛丝蚂迹。
洞内的地面并不是很平整,两侧还遗留着一些前人挖出来的一块块方形炼硝池。只有中间那一片地面被后人平整过,并铺上了草垫子和木板,可供人休息。
还有一口砖砌出来的锅在山洞中间立着,靠山壁有一垛干燥的树干和树枝,也不知摆放了多久。
案发时的地面早就看不出什么足迹了,只有浮灰和薄薄的一层土。林落瞧了一圈,基本就放弃了利用足迹来寻找凶手线索的想法。
只看地面的话,已经看不出什么来了,还不如李锐中午刚看到的勘查记录记载的内容多。
至于四周的山壁,都是粗糙的大石,更不要指望能够从上面提取到什么指纹。
老杨环顾四周,也没看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他仰头往上望时,便注意到,山洞中间的顶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